陈美贤:布上生花蕴匠心:美陈设计师

原标题:

陈美贤:布上生花蕴匠心

李晶晶 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

“呀!这看起来好像是画的,可没想到是用布贴的?”一把小小的剪刀,几块零星的碎布,经过拼贴剪接,勾边缝合,转瞬间就变成了一幅栩栩如生、灵动活泼的布贴画美陈设计师

走进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西屯村陈美贤家中,几十幅布贴画作品摆放在各个角落,人物、风景、动物等各类题材应有尽有,每一幅作品都色彩斑斓、活灵活现美陈设计师 。作为制作布贴画的礼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,70岁的陈美贤以剪代笔,凭着一双巧手,用各种碎布拼贴出万千传神图案。

“我从小就喜欢捣鼓各种碎花布,小时候,经常看到外婆和母亲利用布料手工制作花卉、鸟兽粘贴补绣在衣服上美陈设计师 。”陈美贤说,自幼受长辈们的熏陶和影响,她对布贴画情有独钟,那时候去亲戚家串门,只要看到好看的碎布,都会像宝贝一样收集起来。

布贴画最早可追溯到唐代,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美陈设计师 。“布贴画主要工艺是布缝和补花。”陈美贤介绍,布缝,即大面积拼贴;补花,就是小面积的花饰纹样点缀,经剪切、缝补、拼贴,再进行镶花制作而成。不同质感的布组合在一起层次丰富,独具特色。

布贴画的创作,对于陈美贤而言,既是匠心独运的创造,也是智慧与灵感的碰撞美陈设计师 。为了构思一幅作品,陈美贤会在脑海中反复勾勒图样,直至灵感涌现,方敢落笔。有时,她还会将游玩时偶遇的美景定格为照片,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,再将其转化、设计成为布贴画中的精彩瞬间。而为了寻觅最为契合的布料,陈美贤更是不辞辛劳,四处奔波收购,只为找到那一抹最适合的色彩与纹理。

“布贴画绝非一门简单的艺术形式,能传承上千年说明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美陈设计师 。”在陈美贤眼里,那些被遗弃的旧衣服、碎布匹和边角布料,通过巧妙剪接缝制都能变成一幅精品画作,“如今,人们已经告别了缝缝补补的日子,布贴画的实用功能虽然逐渐消失,但它以装饰品身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,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。”

在剪贴的过程中,陈美贤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技艺美陈设计师 。她首先将设计好的图稿打印出来作为画布底板,然后逐一剪下图案,再根据纸样选择不同色块的布料进行裁剪和粘贴。“在这过程中,每一块布的选择都至关重要,不同的色彩搭配能碰撞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。”陈美贤一边说,一边从一旁的布料中,很快挑选出了一块深蓝色格纹布料,然后立即剪裁粘贴好,一气呵成。

“你这选布的速度也太快了美陈设计师 。”记者发出感叹。陈美贤笑着回应,最初她也曾因配色问题而苦恼不已,经常反复试验,浪费了大量的布料。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,才慢慢摸索出了门道。

陈美贤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得意之作《手持莲花仕女图》,在这幅作品中,她采用10多种不同颜色的布,历时10多天打造而成美陈设计师 。画面中的仕女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,身段婀娜、靓丽多姿,她们的头发、耳朵、手腕上都佩戴了独具特色的配饰,颜色多样,不仅与服饰相得益彰,更为整幅作品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气。

布贴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品,更是一方水土上文化记忆的载体美陈设计师 。未来,陈美贤计划将本土乡村特色元素融入创作中,打造更多富含礼泉特色的布贴画作品,让更多人了解礼泉,感受布贴画的魅力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
来源:农民日报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ourhe.com/post/346.html